天津市物資貿易學校2019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會計專業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會計(12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
修業年限3年。
四、職業面向
專業類 |
對應行業 |
主要職業 類別 |
主要崗位類別 (或技術領域)舉例 |
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舉例 |
財經商貿類 (12) |
會計及會計服務 |
會計專業 人員 |
出納員、收銀員、會計核算員、統計員、辦稅員 |
出納員 |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中小企業和會計服務機構,培養從事出納、會計核算及財經相關服務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和產業文化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1.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會計職業精神。
(3)了解會計職業生涯發展要求,具有自主學習和適應職業變換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服務意識。
(5)具有正確的就業意識、良好的創業意識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6)具有現代社會公民基本的文化基礎知識、科學素養、環境保護意識和健康生活態度。
2.專業知識和技能
(1)理解會計的基本概念和相關專業術語。
(2)熟悉與會計職業相關的財經法律法規、小企業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知識。
(3)掌握會計基本核算方法、核算程序、會計政策等知識。
(4)掌握點鈔、字錄、小鍵盤輸入、會計數字書寫等會計基本技能。
(5)能夠從事小企業出納工作。
(6)能夠從事小企業會計業務核算工作。
(7)能夠從事小企業會計電算化核算工作。
(8)能夠從事小企業稅務核算與申報工作。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 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程
應準確描述各門課程的課程目標、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0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0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0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0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數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200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數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0 |
7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0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20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60 |
10 |
公共藝術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80 |
11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0 |
(二)專業技能課
1.專業必修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基礎會計 |
了解會計工作職責與要求,熟悉會計核算工作程序;領會會計核算對象、會計核算方法體系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會填制與審核原始憑證;會運用借貸記賬法填制企業主要經濟業務記賬憑證;會登記主要會計賬簿;會編制簡單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
160 |
2 |
會計基本技能 |
掌握點鈔、中英文錄入、數字錄入與數字書寫的基本方法;能熟練運用單指、多指技法點鈔;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英文和數字鍵盤;會正確填寫支票、發票等開票日期及大小寫金額;會正確登記賬簿數字 |
60 |
3 |
會計電算化 |
了解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與工作規范;了解小企業 主要會計電算化軟件及主要功能模塊;會實施會計賬套管理初始工作;能熟練運用總賬、報表、工資、固定資產等基本功能模塊核算小企業日常經濟業務 |
200 |
4 |
模擬企業經營 |
了解企業經營活動的基本過程,初步認識企業經營過程涉及的物流、資金流;鍛煉企業物料需求計劃制訂、庫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預測、資金成本分析、投資決策最終創造價值等方面的技能;學會衡量企業運營狀況的方法與指標;洞悉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溝通與協作。 |
80 |
5 |
財務會計 |
了解企業經營方式與會計管理要求;理解企業會計核算特點;能正確核算企業日常經濟業務 |
160 |
6 |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
了解會計工作法律法規、制度與職業道德體系;熟 悉會計從業資格對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能夠識記、理解和辨析會計法律法規、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等主要條款內容 |
40 |
7 |
財務綜合技能 |
認真執行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和現行 稅法,獨立或分崗完成一家小型制造企業某會計期間經濟業務的模擬訓練,初步接觸企業經濟業務會計核算全過程,包括建賬、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對賬與結賬、編制會計報表、整理會計檔案等 |
80 |
8 |
記賬綜合實訓 |
了解企業會計崗位設置及其工作職責與任務;理解 企業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和計算方法;會填制和審核典型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會填制小企業經濟業務記賬憑證;會登記總賬及其所屬明細賬;會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
40 |
9 |
收銀實務 |
了解收銀員工作職責、安全管理和條形碼識別知識;理解商業企業收銀工作基本流程;能熟練操作 POS 機及關聯設備;會辦理收銀票款結算業務;能運用收銀禮儀與服務用語;會妥善處理顧客糾紛 |
40 |
10 |
Excel財務應用 |
掌握EXCEL的基礎知識;會使用EXCEL完成基本的資金籌集、資產管理、財務分析、投資決策、籌資決策等會計相關工作。 |
40 |
2.專業選修課
(1)統計基礎
(2)稅收基礎
(3)財務分析
(4)財務管理
(5)審計基礎
(6)其他
3.綜合實訓
綜合實訓是本專業必修(技能)課程的校內實訓環節,以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崗位能力需要為依據,通過手工記賬或借助財經類仿真實訓軟件等方式,開展點鈔、翻打傳票、出納員崗位實訓、收銀員崗位實訓、辦稅員崗位實訓、會計電算化上機訓練等綜合性實訓項目,對本專業職業崗位應完成的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進行系統化訓練,為學生未來就業或創業打下基礎。
4.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本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崗位工作能力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要認真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 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頂崗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
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人才培養方案安排,由學校安排或者經職業學校批準自行到企(事)業等單位(以下簡稱實習單位)進行專業技能培養的實踐性教育教學活動,包括認識實習、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等形式。
認識實習是指學生由職業學校組織到實習單位參觀、觀摩和體驗,形成對實習單位和相關崗位的初步認識的活動。
跟崗實習是指不具有獨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適應實習崗位要求的學生,由職業學校組織到實習單位的相應崗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部分參與實際輔助工作的活動。
頂崗實習是指初步具備實踐崗位獨立工作能力的學生,到相應實習崗位,相對獨立參與實際工作的活動。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教學進程是對本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實施進程的總體安排,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具體體現。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專業開設課程類別、課程性質、課程名稱、課程編碼、學時學分、學期課程安排、考核方式,并反映有關學時比例要求。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 周,其中教學時間40 周(含復習考試和集中實訓),累計假期12 周,周學時一般為28 學時,頂崗實習按每周30 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年總學時數為3572學時。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開設順序和周課時安排。
實行學分制,一般16—18學時為1學分,3年制總學分不得少于170。
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共5學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行業企業認知實習應安排在第一學年。
(二)教學進程安排表
見附件
八、實施保障
主要包括師資隊伍、教學設施、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學習評價、質量管理等方面。
(一)師資隊伍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
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各專業在校生與該專業的專任教師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課)。建立“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雙師型”教師一般不低于60%。專業帶頭人應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具有講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應具有會計或會計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教師業務能力要適應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參加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兼職教師應主要來自于行業企業。
專業實訓指導教師必須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或經過行業、企業培訓。學校應根據專業課程開設的需求,聘請一定數量的行業、企業的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外聘教師。外聘教師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參與學校教學與實踐活動指導。
1.職業素質要求
(1)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心學生、教書育人。
(2)系統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及時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發展現狀和趨勢,注重更新知識結構,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
(3)刻苦鉆研業務、勇于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實踐教學能力。
(4)善于結合學科特點,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
2.職業技能要求
(1)掌握會計專業涉及的職業資格及其標準。
(2)基于會計崗位工作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
(3)具有與實訓實習單位溝通合作的能力,全程參與實訓實習。
(二)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應滿足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實施需要,其中實訓(實驗)室面積、設施等應達到國家發布的有關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范)要求。信息化條件保障應能滿足專業建設、教學管理、信息化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需要。
1.教室
具有多媒體功能的標準教室,按照標準班(40-50 人/班)配置。
2.校內實訓實習室
序號 |
實訓室名稱 |
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 |
|
名稱 |
數量 |
||
1 |
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室 |
練功券 |
1 000 把 |
扎條 |
3 000 根 |
||
印章印泥等用具 |
30 套 |
||
計算器或數字錄入設備 |
30 套 |
||
多媒體教學設備 |
1套 |
||
桌椅 |
30 套 |
||
點驗鈔機 |
10 臺 |
||
訓練題本 |
30 套 |
||
2 |
手工會計實訓室 |
記賬憑證 |
30 本 |
現金日記賬 |
30 本 |
||
銀行存款日記賬 |
30 本 |
||
總賬 |
30 本 |
||
各種明細賬 |
30 本 |
||
各種印章 |
30 套 |
||
財務辦公用品 |
30 套 |
||
憑證裝訂機 |
10 臺 |
||
打印機 |
10 臺 |
||
會計模擬實訓軟件 |
1套 |
||
計算機 |
30 臺 |
||
多媒體教學設備 |
1套 |
||
實訓工作臺、椅 |
30 套 |
||
手工會計實訓資料 |
30 套 |
||
3 |
會計信息化實訓室 |
各種印章 |
30 套 |
財務辦公用品 |
30 套 |
||
憑證裝訂機 |
10 臺 |
||
打印機 |
10 臺 |
||
會計軟件 |
1套 |
||
計算機 |
30 臺 |
||
多媒體教學設備 |
1套 |
||
實訓工作臺、椅 |
30 套 |
||
會計信息化實訓資料 |
30 套 |
||
4 |
收銀實訓室 |
收銀POS 機 |
15 臺 |
磁卡讀卡器 |
15 套 |
||
掃碼器 |
15 套 |
||
收銀管理軟件 |
1套 |
||
多媒體教學設備 |
1套 |
||
實訓桌 |
15套 |
||
實訓椅 |
30 套 |
||
超市收銀工作臺全套設備 |
3套 |
||
收銀實訓資料 |
30 套 |
||
5 |
模擬企業經營實訓室 |
沙盤盤面 |
6套 |
沙盤教具 |
1套 |
||
電子沙盤系統 |
1套 |
||
計算機 |
10 臺 |
||
多媒體教學設備 |
1套 |
||
實訓工作臺 |
5 套 |
||
實訓工作椅 |
40套 |
||
模擬企業經營實訓資料 |
40 套 |
說明: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的數量按照標準班(30-40 人/班)配置。
3.校外實訓基地
本專業應建立兩類校外實訓基地。根據會計崗位實習要求,依托企業財務部門等機構建立專業認知和會計工作頂崗實習基地;根據收銀員、財經文員等崗位實習需要,依托商貿服務企業,建立營銷、收銀等服務崗位頂崗實訓基地。
(三)教學資源
教材選用、圖書文獻配備和數字資源配備應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教學實施和社會服務需要。嚴格執行國家和天津市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要求,健全學校教材選用制度。根據需要組織編寫校本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四)教學方法
教師應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成預期教學目標。倡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堅持學中做、做中學。
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專業技能課應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強化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提倡行動導向型教學模式,具體采用引導文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方法,利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將學生的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引導教學、崗位實踐等教學組織形式有機結合。
梳理各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浸潤到每一門課、每一堂課,將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起全課程育人的格局。
(五)學習評價
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如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技能大賽、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
1.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構建學生、老師、家長、企業、社會廣泛參與的學生多元主體德育評價體系。
2.以過程性評價為主體,將學生日常學習態度、學習表現、知識技能運用規范納入課程成績評價范圍,形成日常學業評價為主、期末考試為輔的過程性學業評價體系。
3.以職業資格鑒定基礎,將學業考核與職業資格鑒定相結合,允許用職業資格證書替代一定專業課程成績或學分。
4.以行業、企業評價標準為依據,形成學校與企業專家共同參與學生企業頂崗實習環節的評價機制,切實加強和實化學生頂崗實習教學內容要求。
(六)質量管理
建立健全學校質量保障體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統籌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各主要因素,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質量年報等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工作,統籌管理學校各部門、各環節的教學質量管理活動,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九、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須修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時學分,完成所有的教學活動,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畢業時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掌握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能夠勝任相關行業的工作崗位需求。
十、附錄
附件1:教學進程安排表
附件2:專業教學周數分配表
附件3: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配置表
附件1 | ||||||||||||||||
會計 專業教學進度安排表 | ||||||||||||||||
分類 | 序號 | 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試 | 考查 | 學時分配 | ||||||||
合計 | 理論教學 | 實驗實訓 | 集中實踐教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礎課 | 1 | 必修課 | 思想政治 | 160 | 160 | 0 | 0 | 9 | √ | 2 | 2 | 2 | 2 | |||
2 | 語文 | 200 | 200 | 0 | 0 | 12 | √ | 3 | 3 | 2 | 2 | |||||
3 | 數學 | 180 | 180 | 0 | 0 | 11 | √ | 3 | 2 | 2 | 2 | |||||
4 | 英語 | 180 | 180 | 0 | 0 | 11 | √ | 3 | 2 | 2 | 2 | |||||
5 | 信息技術 | 120 | 40 | 80 | 0 | 7 | √ | 3 | 3 | |||||||
6 | 體育與健康 | 160 | 160 | 0 | 0 | 9 | √ | 2 | 2 | 2 | 2 | |||||
7 | 藝術 | 80 | 40 | 40 | 0 | 5 | √ | 1 | 1 | 1 | 1 | |||||
8 | 歷史 | 40 | 40 | 0 | 0 | 2 | √ | 1 | 1 | |||||||
9 | 限定選修課 | 心理健康教育 | 40 | 20 | 20 | 0 | 2 | √ | 1 | 1 | ||||||
10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40 | 40 | 0 | 0 | 2 | √ | 1 | 1 | |||||||
11 | 職業素養 | 40 | 20 | 20 | 0 | 2 | √ | 1 | 1 | |||||||
小計 | 1240 | 1080 | 160 | 0 | 72 | 20 | 18 | 0 | 12 | 12 | ||||||
專業(技能)課 | 1 | 必修課 | 基礎會計與實訓* | 160 | 80 | 80 | 0 | 9 | √ | 6 | 2 | |||||
2 | 計算技術 | 60 | 0 | 60 | 0 | 4 | √ | 2 | 1 | |||||||
3 | 會計電算化* | 200 | 0 | 200 | 0 | 12 | √ | 4 | 4 | 2 | ||||||
4 | 模擬企業經營* | 80 | 0 | 80 | 0 | 5 | √ | 2 | 2 | |||||||
5 | 財務會計* | 160 | 80 | 80 | 0 | 9 | √ | 4 | 4 | |||||||
6 |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 40 | 40 | 0 | 0 | 2 | √ | 2 | ||||||||
7 | 財務綜合技能* | 80 | 0 | 80 | 0 | 5 | √ | 4 | ||||||||
8 | 記賬綜合實訓* | 40 | 0 | 40 | 0 | 2 | √ | 2 | ||||||||
9 | 收銀實務 | 40 | 0 | 40 | 0 | 2 | √ | 2 | ||||||||
10 | EXCEL財務應用 | 40 | 0 | 40 | 0 | √ | 2 | |||||||||
11 | 選修課 | 會計基本技能 | 20 | 0 | 20 | 0 | √ | 1 | ||||||||
12 | 統計基礎 | |||||||||||||||
13 | 稅收基礎 | 40 | 20 | 20 | 0 | 2 | √ | 2 | ||||||||
14 | 財務管理基礎 | |||||||||||||||
15 | 審計基礎 | 40 | 0 | 40 | 0 | 2 | √ | 2 | ||||||||
16 | 財務分析基礎 | |||||||||||||||
小計 | 1000 | 220 | 780 | 0 | 55 | 8 | 10 | 0 | 16 | 16 | 0 | |||||
實習環節 | 1 | 集中實踐教學 | 認識實習 | 20 | 0 | 0 | 20 | 1 | 1 | |||||||
2 | 跟崗實習 | 480 | 0 | 0 | 480 | 28 | 30 | |||||||||
3 | 頂崗實習 | 720 | 0 | 0 | 720 | 42 | 30 | |||||||||
小計 | 1220 | 0 | 0 | 1220 | 71 | 1 | 0 | 30 | 0 | 0 | 30 | |||||
1 | 就業方向課程 | 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 | 16 | 8 | 8 | 1 | √ | 4 | ||||||||
2 | 應用文寫作 | 16 | 4 | 12 | 1 | √ | 4 | |||||||||
3 | 社會關鍵能力 | 24 | 8 | 16 | 1 | √ | 6 | |||||||||
4 | 溝通與禮儀 | 16 | 16 | 1 | √ | 4 | ||||||||||
5 | 職業安全 | 16 | 12 | 4 | 1 | √ | 4 | |||||||||
6 | 常用辦公軟件 | 24 | 24 | 1 | √ | 6 | ||||||||||
小計 | 112 | 32 | 80 | 0 | 6 | 0 | 0 | 28 | 0 | 0 | 0 | |||||
畢業環節 | 實習報告 | 30 | ||||||||||||||
總課時 | 3572 | 1332 | 1020 | 1220 | 204 | 29 | 28 | 58 | 28 | 28 | 30 | |||||
說明:1.專業核心課程名稱后加“*”號表示; 2.專題講座名稱后加“Δ”號表示; 3.實習環節包括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 |
附件2 | ||||||||||
會計 專業教學周數分配表(單位:周) | ||||||||||
學期 | 課程教學 | 實踐性教學 |
畢業 環節 |
考試 | 軍訓 | 機動 | 合計 | |||
集中 實訓 |
1+X 取證 |
頂崗 實習 |
認識實習 | |||||||
一 | 18 | 1 | 1 | 1 | 1 | 20 | ||||
二 | 18 | 1 | 1 | 20 | ||||||
三 | 4 | 16 | 20 | |||||||
四 | 18 | 1 | 1 | 1 | 20 | |||||
五 | 18 | 1 | 1 | 20 | ||||||
六 | 24 | 1 | 24 | |||||||
總計 | 76 | 16 | 1 | 24 | 1 | 1 | 4 | 1 | 4 | 124 |
說明 | 教學周不包括1+X取證、認識實習、軍訓、畢業環節 | |||||||||
附件3 | |||||||||||
會計 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配置表 | |||||||||||
學年 | 學期 | 教學周數 | 理論教學 | 實踐教學 | 教學做一體化 | ||||||
學時 | 占總學時比例 | 實驗 | 實訓 | 集中實訓 | 頂崗實習 | 占總學時比例 | 學時數 | 占總學時比例 | |||
一 | 1 | 20 | 420 | 75% | 140 | 25% | 80 | 14% | |||
2 | 20 | 300 | 54% | 260 | 46% | 200 | 36% | ||||
二 | 3 | 20 | 112 | 19% | 480 | 81% | 80 | 14% | |||
4 | 20 | 320 | 57% | 240 | 43% | 220 | 39% | ||||
三 | 5 | 20 | 260 | 46% | 300 | 54% | 280 | 50% | |||
6 | 20 | 720 | 100% | ||||||||
合計 | 120 | 1412 | 40% | 940 | 480 | 720 | 60% | 860 | 31% |
天津市物資貿易學校
名稱: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盛西路1號數碼莊園
電話:400-660-5555
商務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品牌公關報道:[email protected]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侯臺清瑩道8號
電話:022-23792300
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天津市物資貿易學校